不锈钢(StainlessSteel)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,耐空气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蚀介质和不锈钢种被称为不锈钢,耐化学腐蚀介质(酸、碱、盐等化学腐蚀)被称为耐酸钢。在实际应用中,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,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。由于两者化学成分的不同,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的腐蚀,后者一般具有不锈钢性。北京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取决于钢中的合金元素。
常见分类:
通常按金相组织分为:
奥氏体型不锈钢、铁素体型不锈钢、马氏体型不锈钢。
在这三种基本金相组织的基础上,为了特定的需求和目的,产生了双相钢、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和含铁量在50%以下的高合金钢。
1、奥氏体型不锈钢。
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(CY相)为主,无磁性,主要通过冷加工加强(可能引起一定磁性)的不锈钢。美国钢铁协会以304等200和300系列数字标记。
2、铁素体型不锈钢。
基体以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(a相)为主,具有磁性,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,但冷加工可以轻微强化不锈钢。美国钢铁协会标有430和446。
3、马氏体型不锈钢。
基体为马氏体组织(体心立方或立方),具有磁性,可通过热处理调节其力学性能。美国钢铁协会标有410、420和440个数字。马氏体在高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。当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时,奥氏体组织可以转化为马氏体(即硬化)。
4、奥氏体一铁素体(双相)型不锈钢。
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,其中少相基体的含量一般在15%以上,具有磁性,可以冷加工强化的不锈钢,329是典型的双相不锈钢。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,双相钢强度高,耐晶间腐蚀、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和点腐蚀能力明显提高。
5、沉淀硬化型不锈钢。
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,可通过沉淀硬化处理硬化的不锈钢。美国钢铁协会以600系列的数字表示,例如630,即17-4PH。
一般来说,除合金外,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异,在腐蚀性低的环境下,可采用铁素体不锈钢,在轻度腐蚀性环境下,材料要求高强度或高硬度时,可采用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。
特性和用途:
表面工艺:
厚度区分:
1、钢厂机械在轧制过程中,辊受热微小变形,轧制板厚度偏差,一般中间厚度两侧薄。测量板的厚度时,国家规定测量板头的中间部分。
2、公差的原因是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,一般分为大公差和小公差。
什么样的不锈钢不容易生锈?
影响不锈钢锈蚀的主要因素有三个
1、合金元素的的含量。
一般来说,铬含量为10.5%,钢不易生锈。铬镍含量越高,防腐性越好。例如,304材料镍含量为8-10%,铬含量为18-20%。这种不锈钢通常不会生锈。
生产企业的熔炼工艺也会影响到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。
冶炼工艺好、设备先进、工艺先进的大型不锈钢厂无论是合金元素的控制,都能保证去除杂质、控制钢坯冷却温度,因此产品质量稳定可靠,内在质量好,不易生锈。相反,一些小钢厂设备落后,工艺落后,冶炼过程中,杂质无法去除,生产的产品生锈是不可避免的。
3.外部环境,干燥通风的环境不易生锈。
空气湿度大,连续雨天或空气中酸碱度大的环境地区容易生锈。304材质不锈钢,周边环境差也会生锈。
在北京不锈钢的选择中,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系统、不同系列、不同品牌的不锈钢。应从具体工艺介质、温度、压力、受力部位、腐蚀、成本等多角度考虑问题。